在高雄市民生二路網球場的對面,有一棟四層樓的紅色宮殿式建築物──文化院,每天早晚都有不少人在那兒忙進忙出,白天有人為宗教而奔走,晚上也有人為解決個人的禍福疑問而急著登記請示,在來來去去的人群中,你會時常聽到有人喊「蔡老師」,其口吻或乞求,或拜託,或來自心底的感念,不時的響起在耳際。
天真耿直 熱心不懈
只要你到文化院一趟,你一定不會忘記文化院有一位蔡老師,性情天真耿直,熱心不懈地為學生解釋各種人生疑難,或耐力十足地為眾人化解各種災厄,講起話來鏗鏘有聲,無分貧富地幫助他人,這就是文化院主持兼院主的蔡老師。
也許你會不解,他是否有超人的體力,因為一般人上班八小時,而他卻是每日早晚甚至深夜仍在奔忙,幾乎很少看到他真正的休息,文化院的學生就常見到他利用深夜教導院內幹部,或用問答式或用作文方式,擬了很多生活上修養的問題,考問大家、協助大家領悟人生的道理,他說既然白天大家沒空,晚上總得靜下心來,了解一下自己究竟在忙些什麼,所忙的事對於人生又有何種意義?以及如何才能更提昇人的價值。他用一種很純真的態度協助人們找到真正的自己,祇要有人想學,他便日夜不休、風雨無阻的幫助你,毫無怨言。
用『行誼』說話
「蔡老師不會說冠冕堂皇的話,也不是能言善道的人,但是他在用他的『行誼』說話,用他感受自神明的旨意說話。離開鸞堂的蔡老師,是一個很平凡的人,可以成為任何人的朋友,當你需要他時,你可以感覺到,他隨時會在你身邊。」這是文化院院生及信徒們共同的看法。
神的代言人
文化院乃是道教的一個系統,以扶鸞方式勸人為善的一個聖門,而蔡老師以他的單純、正直、溫厚,成為傳達神意的鸞生。由於執鸞人必須心空慾去,才能在寧靜中運用靈光與神靈接合,故非有高度的涵養無法真正領受神意,並完整傳達出來,而當蔡老師扶鸞時,無論天文、地理、人情諸題,皆能流利地表達出來,絲毫不需思索,有時一扶筆就好幾個鐘頭,我們作記錄的連續持著毛筆或原子筆,尚且感至酸痛身疲,可是持著大型桃筆的蔡老師,卻未見倦容,所以每次到其他友堂廟宇拜訪時,都得「日夜趕工」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蔡老師能多告訴大家一些。「他平常寫稿速度神速,有如神助,」一位編輯很欽佩地說。無論是古文或白話文,都能隨寫隨交。文化院所出版將近百種的書刊雜誌,大抵都是由他執筆寫出來的。這情形發生在一個幼年喪父,靠半工半讀祇念完高雄市立二中(相當於國中程度)的人來說,確實是一個奇蹟。
創辦一個理想的宗教養成所
民國五十年,蔡老師有鑑於拜神風氣的紊亂,並在偶然機會中獲神的點化,因此邀集幾位志同道合的善友,設立了「集善堂」,幾年後,更在高雄市民生二路創辦了文化院,進而又在高雄縣大樹鄉建了一座仿北平天壇的文化院玄華山天壇,並在高速公路旁設立南海堂。長期以來,他為振起道德、發展人性,不斷地開導教化院生,三十年如一日,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敬佩。在他的帶領下,文化院對於社會、宗教界的貢獻,無論是崇神禮俗的改善或慈善、公益事業的推廣,每年都受到政府的頒獎表揚,在在使人感到蔡老師功不可沒。
蔡老師是神明的代言人,從他寫的鸞文裡,我們一再領略了神明的大慈悲,尤其是本院主教汶羅清水祖師,常苦口婆心的用各種方法來勸化世人,而萬一院生有什麼過,更常為院生擔罪,自認是自己的疏忽或教導無方。在蔡老師寫的鸞文裡有時談到靈界的鬼神,也不讓人覺得太玄妙,比如「神是官,鬼是民,有時鬼也比神明有涵養」,常鼓勵人,希望人不要局限在神佛的經典內做人,最好能發揮良知潛能去超越神佛。這種理論對於一般以,「神為至高無上的萬能主宰」的宗教,頗富激勵性。所以讀蔡老所寫的鸞文,神佛就猶如是我們的朋友般倍覺親切。
開朗、親切的宗教觀
蔡老師的思想是開朗的,比如他說「神明不該與人們爭風水好的地方蓋廟,如果這個地方風水不好,神明更應秉持慈悲,坐鎮在此,為百姓化凶除災才對。」
蔡老師對於宗教有新的詮釋,他的方法,是應時合宜的,比如在宗教的祭典方面,他說「在各種敬神的祭典裡,與其喃喃語語,不如盡情地唱出來,用歌頌來讚美神明,表達心裡的話,同時唱出快樂的人生觀」,所以有很多廟宇現在也在祭典裡以唱聖歌取代誦經,目前他已寫了31首聖歌,計劃今年要補足百首。
對於誦經,他也認為「不必以口唱,也不以笙樂配,完全由心念,由誠起音」;對於拜神,他強調要了解神的由來,不要盲拜,或有所求才拜。有人請教他,聽說廟裡的神,有正有邪,有人又見不到神的形象,如何去分辦?他解決道「有理則神,無理則鬼,這尊神講出來的話,如果不公正,雖祀奉的是玉皇大帝,也不值得我們去尊敬他,反之,雖然是鬼,所言如果有理,當然應該崇拜」,可見他為人的正直,不重外表,祇重內涵。
在道教的多神論裡,他不但把神依職務專長分類,且將每座廟宇的神與中國古代的聖賢結合成一個體系,即使廟內所供奉都是關聖帝君,但實際上被膜拜的是不同的古代聖賢,履行與關聖帝君同樣的職務,如此就不會有誰才是真正的關公或湄洲默娘之爭,而中國古代聖賢的優良事蹟也才能一一被普遍宣揚開來。對於這個體系,他解釋道:關公雖是得文衡聖帝果位的第一人,但聖帝的神德,在關公以後出生的中國人,應有不少人超越他,同樣都可做文衡聖帝才對,所以他的多神論繁而不雜,不但客觀,且對世人具有莫大的啟發性。
拜神不但要了解神,進而還要效法神,故在宣揚神德上他總是不遺餘力,為人們開闢更寬廣更方便的空間。比如漫畫書方面,漫畫家蔡志忠將中國古代的經典形諸於漫畫,是近幾年的事,但早在十幾年前蔡老師即已將神的故事放在漫畫上,做成一本清水祖師傳記,當時有其他廟的同修,認為如此做,惟恐冒瀆神明的神聖,非常不以為然,而最近卻大量跟進採此作法,可見蔡老師對於宗教有嶄新的構想,總能配合時代的進步來改進宗教事務,我相信他必能為大家開闢一個信仰的新環境,真正符合目前社會的需要。
蔡師母與蔡文老師鶼鰈情深,相愛逾恆。
他的第一個據點──家庭
蔡老師認為家庭是人應該努力建設的第一個據點,因此他非常重視家庭生活與家庭教育,老師的二子二女都是學業有成,尤其是長子還是清華大學化學系的準博士,因其論文優異,並曾赴美、加演講、遊學。此外,蔡老師還當選為八十年度的模範父親。而對於信徒,他也要求每個人不要因信仰而影家庭,信仰與家庭應是相輔相成的,尤其強調「拜祖先而後敬神明」,有敬宗懷祖的心念及健全家庭的基礎,並且盡力作好人的本份,才能從個人出發,強化宗族,貢獻國家,造福人類。
文化院期望所作所為能使眾生歸復人的本性,發展倫理道德,救渡人體,並使冥靈得以解脫,故除了在人間要做社會的良心導師;在陰間,更是「幽靈德友」,橫跨於陰陽兩界之間,自有龐大的宗務與神事,需要戮力而為。蔡老師憑一人紀綱萬事,無論計劃與實行皆是一馬當先,因此可以說「沒有蔡老師就沒有文化院」,他是文化院的精神支柱。
帶我們走更遠的路
所謂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若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泛其身,增益其所不…」,文化院主教 汶羅清水祖師也勉勵道:「聖德馨傳天如,萬道體法生善」,為了救渡眾生,必有眾多的困難與折磨必須克服,相信蔡老師以這三十餘年來的成就與經驗,必能帶領全體院生進入另一個更精進的境界,使文化院能為眾生,創造一個更美滿和樂的人間天堂。